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追踪与反追踪(1 / 2)

&esp;&esp;讲台上,老教授正用他那毫无波澜的语调解析着巴洛克艺术的浮夸与矫饰,投影幕布上的光线穿过空气里浮动的微尘,打在昏昏欲睡的学生们的脸上。

&esp;&esp;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催眠曲,对陈然而言,却是绝佳的掩护。

&esp;&esp;她的指尖在手机屏幕上移动,那不是在刷社交媒体,而是在一个黑色的终端界面上输入指令。

&esp;&esp;那个由沉柯强制安装的、图标丑陋的定位软件,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后台,像一只自以为是的电子眼。

&esp;&esp;陈然甚至没有多看它一眼,就直接调出了它的进程信息和数据包结构。

&esp;&esp;“真是个蠢货。”

&esp;&esp;她在心里低声骂了一句,这句话的对象既是这个软件的开发者,也是沉柯本人。

&esp;&esp;软件的加密方式简单粗暴,数据传输协议也毫无新意,一看就是那种用钱砸出来的、只求功能不求细节的商业产品。这种东西,也就只能骗骗沉柯那种以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掌控权的傻子。

&esp;&esp;她不能直接关掉它。

&esp;&esp;那会立刻触发警报。

&esp;&esp;她也不能简单地伪造gps信号,高端的定位软件能通过基站和wi-fi信号进行交叉验证,轻易就会被识破。

&esp;&esp;陈然的思路更加根本,也更加恶毒。

&esp;&esp;既然这只眼睛必须睁着,那就让它看到自己想让它看的东西。

&esp;&esp;她要建立一个虚假的“陈然”。一个永远按照规定路线活动,永远待在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行为轨迹规律到无聊的数字幽灵。

&esp;&esp;这要录下自己未来几天的真实活动数据,包括gps坐标、网络接入点、甚至手机的电量变化,然后编写一个脚本,在需要的时候,将这些“罐装数据”源源不断地喂给那个愚蠢的软件。

&esp;&esp;一个坐在陈然旁边的女生碰了碰她的胳膊,压低声音问:

&esp;&esp;“同学,你有多的笔吗?我的刚好没水了。”

&esp;&esp;陈然的视线没有离开屏幕,只是从帆布包里摸出一支最普通的黑色中性笔,递了过去。

&esp;&esp;“给你。”

&esp;&esp;她的声音很轻,几乎听不见。

&esp;&esp;“谢谢。”

&esp;&esp;女生小声地道了谢,便转回去继续做笔记了。

&esp;&esp;这个小小的插曲没有打断陈然的思路。她新建了一个文档,开始飞快地构思脚本的逻辑框架。触发机制、数据缓存、时间戳伪造、异常处理。

&esp;&esp;一行行冰冷的代码构想,在她脑中清晰地排列组合,它们是她对抗这个世界的唯一武器。她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敲击,动作快得几乎出现残影。

&esp;&esp;这个计划很完美,但有一个致命的环节。

&esp;&esp;她不知道沉柯查看定位的频率。

&esp;&esp;他是心血来潮时看一眼,还是会像个真正的变态一样,时时刻刻盯着屏幕?如果他刚好在她启动脚本、数据出现跳变的那一刻查看,谎言就会被当场戳穿。

&esp;&esp;陈然停下了敲击的动作,陷入了沉思。

&esp;&esp;想要完美地欺骗,就必须先了解观察者。

&esp;&esp;她需要知道沉柯的习惯,他的作息,他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景下,想起他还有一个需要被监视的“宠物”。

&esp;&esp;“怎么才能知道他在想什么呢?”

&esp;&esp;陈然的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那个代表着监视的图标,此刻在她眼里,却变成了另一个东西。它是一条线,一条连接着她和沉柯的、看不见的线。

&esp;&esp;既然数据可以从她这边流向他那边,那是不是,也意味着有某种微弱的信号,可以从他那边,反向流回来?

&esp;&esp;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开始在她脑海中成型。

&esp;&esp;如果她能在这个软件的数据回传协议里,植入一个微小的、几乎无法被察觉的钩子。每当沉柯主动打开应用查询她的位置时,他的设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向她发送一个数据请求的确认包。

&esp;&esp;她不需要知道他在哪,也不需要看他的屏幕,她只需要知道“他正在看我”这个事实。

&esp;&esp;这就够了。掌握了他的观察节奏,陈然就能完美地控制自己的表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