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已失民心,灭国之日不久。
&esp;&esp;大楚读书人南来北往全都往天下城汇聚,这些被陈友谅骂作外坚中空伪君子的读书人想要以这种方式向陈友谅表达不满,想要告诉陈友谅,他不该动裴宋两家,不该动天下读书人的脊梁。
&esp;&esp;朝堂之上对陈友谅不满的也大有人在,理学大家雄白昱带头撞死在金銮殿上,临死前大骂陈友谅昏庸无道。
&esp;&esp;这几日,金銮殿上,已然有七人身死,七人都是大骂着陈友谅,怒目而死。
&esp;&esp;这些人也勉强能算读书人的脊梁。
&esp;&esp;齐玄策进宫的时候,陈友谅正在后花园品茶,一同在的还有那重回朝堂的徐飞将。
&esp;&esp;陈友谅亲自给齐玄策倒了一杯茶,吓得齐玄策跪在地上,久久不敢起身。
&esp;&esp;陈友谅坐着,徐飞将站着,齐玄策跪着。
&esp;&esp;南楚最有权势的三人,相对无言。
&esp;&esp;五月的江南,天气已然炎热,跪在地上的齐玄策汗如雨下。
&esp;&esp;“玄策,自打你接任首辅,也该有十几年了,这十几年,朕对你如何?”陈友谅把玩着手中价抵千金的茶杯,不动声色的问道。
&esp;&esp;诚惶诚恐的齐玄策小心翼翼的答道:“陛下待臣恩重如山。”
&esp;&esp;陈友谅不置可否的轻笑一声,道:“好一个恩重如山,如今朝堂之上,你齐玄策有多少心腹?”
&esp;&esp;齐玄策埋首在地,不安的答道:“陛下,这些人虽是出自齐家,但对于陛下却是忠心耿耿。”
&esp;&esp;“忠心?怎么个忠心法?像雄白昱那般骂朕昏庸无道?”陈友谅嗤笑一声,满脸尽是不屑。
&esp;&esp;炎炎夏日,齐玄策只觉坠入冰窖,浑身发冷,高声呼道:“陛下…………”却是没有下文。
&esp;&esp;徐飞将站在一旁,感同身受,现在的陈友谅比起往日的陈友谅好像不再是同一人。
&esp;&esp;陈友谅看着跪在地上的齐玄策,平静道:“小齐,你爹当年对朕确有大恩,朕也不是忘恩负义之辈。所以你齐家朕不会动,齐玄远的事你也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朕不会牵连你。”
&esp;&esp;“多谢陛下。”齐玄策稍微心安,急忙谢恩。
&esp;&esp;“小齐,齐家朕可以不动,但那些听命与齐家的人,却必须要有人帮朕动一动,你觉得谁来做比较合适?”陈友谅旋转着茶杯好似不经意的问道。
&esp;&esp;齐玄策冷汗再生,刚有的心安再次烟消云散,不敢答话。
&esp;&esp;陈友谅这一次却没有生气,只是淡然的笑道:“以前觉得读书人都是伪君子,除开骂人没几分胆子,没想到雄白昱和那些撞死在皇城外的读书人给朕上了一课,这些读书人还是有点骨气的嘛!”
&esp;&esp;无人符合。
&esp;&esp;陈友谅依然笑道:“要是这些读书人只忠于朕,而不是做两姓奴才该多好?小齐,朕想开科取士,这一次,你不会再反对吧?”
&esp;&esp;徐飞将心头一叹,陈友谅哪里是不动他齐家,开科取士动的是他齐家的根,也是天下所有世家的根啊!
&esp;&esp;有了开科取士,天下寒门直接就能效忠皇室,那里还需要去世家做门客家臣以此来换取平步青云。
&esp;&esp;早年陈友谅也提出过这个意见,却是被几任首辅反对,齐玄策的反应最为强烈。有了开科取士,齐家再想有朝中群臣三分之一出自齐家的局面就不可能了。
&esp;&esp;这是齐家不愿见到的局面,也是天下大部分世家不愿见到的局面。
&esp;&esp;跪在地上的齐玄策心中凄苦,若是开科,往后的天下再也不会有世家门阀一说。
&esp;&esp;“陛下圣明,此乃天下读书人之幸。”前车已覆,齐玄策不愿重蹈覆辙,认命的拍着陈友谅马屁。
&esp;&esp;心情大好的陈友谅开恩道:“起来说话,天气这么热,跪着挺累的。”
&esp;&esp;不敢有半点不满的齐玄策谢恩起身。
&esp;&esp;陈友谅站起身走下凉亭,徐飞将紧随其后。
&esp;&esp;轻轻拍了拍齐玄策的肩膀,陈友谅略带感伤道:“小齐,有些事朕不得不做,三郎已去,朕连个信得过的文臣都没有,只能说这几十年,朕做的不好。大楚不该偏安江南,只要你尽心尽力如徐大哥一般,来日他徐飞将做天下的镇南王,你齐玄策就是这天下第一的文臣,你说好不好?”
&esp;&esp;刚